一、选好鸡种
应选择品质好、适应性强、风味独特的地方肉鸡品种。。
二、做好育雏准备工作
时间选择。一般育雏工作大都在春季进行。因为春季气温适中,适合雏鸡的生长发育,雏鸡成活率较高、生长速度较快。
用品准备。认真检查和修好育雏鸡常用的饲料槽、饮水槽、鸡舍、保温设备等,将鸡舍内外环境打扫干净,并准备好育雏鸡常用药品和疫苗。
环境处理。用百毒杀药液对养鸡场地和垫料进行彻底的消毒。如果是在地面平养雏鸡,可在地面铺垫30厘米厚的木屑或秸秆,以利于保温,减少鸡白痢病的发生。在雏鸡进舍前3天,应对鸡舍进行加温预热,使舍内温度保持在33℃左右、湿度保持在65%左右。
三、做好雏鸡饲养管理工作
及时喂水。对1日龄雏鸡,喂食前可用8%的糖水溶液供鸡饮用,以提高雏鸡成活率;对2~5日龄雏鸡,喂食前可用0.02%的高锰酸钾溶液供鸡饮用,以提高雏鸡的抗病能力,防止雏鸡感冒。
及时喂食。雏鸡饮水后3小时,及时投喂用热水浸湿的碎米或小米等饲料。3天后,改投全价配合饲料,让雏鸡自由采食。
饲养管理。对初次开食的雏鸡,要进行人工训练啄食,饲喂量要逐日适当增加。在使用全价配合饲料时,千万不要添加抗生素和其他违禁药品。如果要提高饲料的适口性,可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洗净切碎的青菜叶。投喂饲料应坚持定时定量原则。20日龄后,可在饲料槽中添加适量的沙砾,以提高雏鸡的消化能力。在夜间,鸡舍内要有人员值班,以便随时观察舍内温度,防止舍温不匀而造成雏鸡脱水,并防止雏鸡扎堆取暖而使下层雏鸡被压死。
温度调节。鸡舍内的温度是否适宜,是雏鸡养殖成败的关键。刚出壳的雏鸡,自身温度调节能力很差,所以鸡舍内的温度要保持在33℃左右。以后每隔3天,降低0.5℃,直到降温至与外界温度持平为止。确定舍内温度是否适宜,除了用温度计观察外,还应观察雏鸡的活动表情。如果温度适宜,雏鸡会很活泼、食欲良好、分布均匀、饮水适当,睡觉时不扎堆、不尖叫、很安静。
通风换气。雏鸡新陈代谢旺盛,每天的排粪量较多。粪便被微生物分解后,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,严重影响雏鸡的正常生长。因此要随时打开鸡舍窗口进行通风换气,以排出有毒气体和二氧化碳,增加舍内氧气量,满足雏鸡健康生长发育的需要。
光照管理。对1~4日龄的雏鸡,每天采用24小时光照,光照强度为4瓦/米2。以后每隔4天减少0.5小时光照,直到白天与夜间的光照时间持平为止。每隔4天,把雏鸡放到舍外去活动、晒太阳,以增强其体质,提高雏鸡的饮水和觅食能力,加快其生长发育速度。